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向他们和奋斗在疫情防控各条战线上的广大青年致以诚挚的问候,肯定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担当奉献。总书记的回信在我校师生中引起了热烈反响,我校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积极发挥作用,组织青年学生认真学习领会回信精神,通过“说”、“唱”、“写”、“拍”、“画”多种形式分享学习感悟,并以实际行动认真践行总书记的重要回信精神,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在“五四”青年节前夕,我校积极参与教育部发起的“学回信精神,担复兴大任”官微大接龙活动,通过网络分享青年师生学习、践行习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感悟和成果,进一步引导广大厦理工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勇挑时代重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我校青年这样“说”
一纸书信,殷殷嘱托。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温暖亲切、语重心长,字里行间饱含着对广大青年学子的谆谆教诲和殷切希望。我校青年第一乐动网页版通过线上团课、网络学习等多种方式深入学习习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纷纷表示将牢记嘱托、不惧风雨、勇挑重担,争做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读完回信,我深受鼓舞,更坚定了信心。”外国语学院2018级汉语国际教育2班的姜璇同学在学习心得中写到,“若我中国少年强,何惧路远梦难圆,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该肩负起时代责任,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用奋斗擦亮青春的底色!”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许多青年挺身而出,冲锋在前,这深深感染了光电与通信工程学院2019级LED 班的马俊同学,他坚定地表示:“这些同龄人以大无畏的精神,谱写了一曲光辉壮丽的青春赞歌,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要向他们看齐,学好知识,掌握本领,砥砺奋进,积极投身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
我校青年这样“唱”
以艺战“疫”,凝心聚力。疫情发生以来,我校师生创作了一系列以抗击疫情为主题的歌曲、广播微剧、诗歌,以优美动听的旋律、暖心鼓劲的歌词传递真情,坚定信心。设计艺术学院党委书记朱瑞元与蔡茅、孙屹、牛雪彪等青年教师创作歌曲《圣洁白衣》,讴歌医护人员的英勇战斗和无私奉献。影视与传播学院院长郭肖华带领学生梁廷尉、陈少宾创作歌曲《用微笑细数每个日子》,指导江南等青年老师和孙晟原等学生创作广播微剧《疫情下的蓝天守护者》和诗朗诵《守候春天》,为疫情防控加油助威。“不害怕,是青春的模样;不退缩,彰显青年的担当;迎难而上,终会在硝烟散尽的春天重逢。”文化产业与旅游学院的赖文清、洪怡平、蓝岚等同学则通过创作诗歌,表达战疫必胜的决心和信心!
我校青年这样“画”
笔墨凝志,助力战“疫”。我校青年积极行动,用手中的笔描绘疫情防控非常时期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讴歌英勇无畏的白衣天使、勇往直前的子弟兵和严防死守的基层防疫工作者。设计艺术学院师生发挥专长为抗击疫情加油鼓劲,已创作包括海报、国画、书法等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100余幅,校文联、民革理工总支的老师们也积极投入到抗击疫情题材的创作中,推出了书法、国画、主题海报等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艺作品。
我校青年这样“做”
学习回信精神,奉献青春力量。自疫情发生以来,我校广大青年积极响应校党委的号召,主动担当作为,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通过参与守护检疫关卡、维持秩序,当好“安全员”;开展环境卫生消杀,当好“清洁员”;普及防疫知识,当好“宣传员”;协助居民解决生活难题,当好“勤务员”等方式,就近就便积极参与所在地的疫情防控工作,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这场伟大的人民战“疫”之中,用行动诠释了生力军和突击队的责任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我校广大青年将始终牢记习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干担当中践行无悔青春,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用奋斗的青春书写时代华章!(校团委)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宋富华、各学院团委书记为青年学子上“学回信精神、担复兴大任”网络主题团课

各班团支部开展“学回信精神、担复兴大任”在线主题团日活动,分享学习感悟

设计艺术学院党委书记朱瑞元与青年教师创作抗疫主题歌曲《圣洁白衣》

影视与传播学院院长郭肖华带领学生策划创作抗疫歌曲《用微笑细数每个日子》



我校师生积极创作抗“疫”主题书画作品



我校青年学子积极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


我校积极参与教育部发起的“学回信精神,担复兴大任”官微大接龙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