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校园网主页“身边的榜样”专栏将陆续报道今年教师节受表彰的“高维真师德奖教金”获得者、党员名师先锋岗等优秀教师代表的先进事迹,以此激励广大教职工对标先进、见贤思齐,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和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邱一卉,博士,教授,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工业工程系主任,厦门市第十批双百人才计划领军型创业人才,福建省高校新世纪杰出青年人才。2012年入职以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项,市级项目3项;主持企业横向课题20余项,到账经费超700万;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权威高水平论文10余篇,申请国家专利50余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5项;荣获中国“互联网+”大赛优秀创新创业导师、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福建省赛区优秀指导老师、校第一届“育人先锋”提名奖、第一届“党员名师先锋岗”等荣誉称号;2018年被厦门市委教育工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三尺讲台勤耕耘 一片丹心育桃李
邱一卉老师始终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潜心探索实践出一套“化繁为简”的独特教学模式,将复杂的数据挖掘理论转化为易于理解的知识,引领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从“知其然”走向“知其所以然”,并获得第六届乐动网页版青年教师授课比赛“最佳说课奖”。她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出“本科生师徒制跨学科导师团”教学理念,通过与其他学科导师共同以培养研究生的方式来培养本科生,为同学们在理论分析、实验设计、撰写论文、参加竞赛等方面定制个性化教学科研计划,形成因人施教、躬行实践的指导机制,目前已取得良好效果。
“我们跨学科团队有一项成果:小马智泡胶囊式茶饮机。这款产品算是跨学科合作的集大成者,融合了来自经管学院,设计学院,机汽学院和光电学院四个团队的智慧结晶。最终我们带着这个成果参加了挑战杯、互联网+的比赛获得国奖铜奖2次,省一等奖4次的好成绩,并成功孵化了一个厦门市双百企业-厦门小马智泡科技有限公司,团队不少同学毕业之后也留在这个企业。”介绍这个产品时,邱一卉老师眼里泛着满满的欣慰与成就感。

邱一卉老师坚持每周召集一次创新实践项目讨论会
邱一卉老师始终把“益于学生终身发展”作为实施课堂教育的主要依据,身体力行地带着同学们深入社会调查研究的一线,发现生活中的管理科学问题。2016年她带领2014级知识产权专业的陈天姿、俞汇源和庄雅婷同学专题调研厦门小区管理,发现小区物业管理存在的种种弊端,通过深入走访调研发现这些问题并非个例而是我国物业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于是3名同学在老师们的指导下撰写了《“保姆变后妈”:物业身份错误酿成“城市病”》的社会调查报告,该报告获得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邱一卉老师还带领学生们深入进行科学社会实践,积极探索问题研究的新模式,参加包括“挑战杯”、“互联网+”大赛等各项国家级A+类赛事,获得国一等奖1项、国二等奖1项、国三等奖1项、省一等奖3项、省二等奖3项、省三等奖2项,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搭建了坚实的桥梁,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教书育人”的深刻内涵。
潜心科研产出高 言传身教助成才
邱一卉老师始终秉持“科研永远在路上”的钻研精神,作为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点的负责人,她关心每一位管科硕士研究生的日常生活和科研动态。细心的她总能敏锐地捕捉同学们的需求和困惑,耐心指导他们进行文献阅读、创新点提炼、实验分析,陪同学们一遍又一遍的推演模型、寻错代码和修改论文。2020级杨筱筱、李若玉、李张宇和刘博文同学面临学位论文方向重大调整的困难时,邱一卉老师帮助他们疏导压力,指导他们重新凝练论文方向及创新点,最终几位同学都顺利完成毕业论文。
“我的学位论文方向需要做大调整的时候,我整个人都慌了。乐动网页版这么紧,我万一完成不了怎么办!正当我手足无措的时候,是邱老师主动帮我分析难点,她就像知道我在着急什么一样!最终我不仅顺利完成了毕业论文,还获得了优秀毕业论文。这和邱老师的帮助是分不开的!”杨筱筱同学激动地说道。
“非常感谢邱老师在我迷茫的时候给我指明方向,并在数字法学这个全新的领域手把手带我进门”。2021级喻瑶瑶同学在考上浙江大学数字法学博士研究生后说道。
邱一卉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仿佛一股无形的力量,激励着同学们在科研的道路上勇往直前。近年来她主持多项国家级、省市级科研项目及企业横向课题,申请专利达50余项,近五年带领研究生团队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期刊6篇、EI期刊3篇、权威中文期刊6篇,CCF C类等EI会议6篇。邱一卉老师用自己的知识智慧和人格魅力,点燃了同学们对科研的热情,引导他们不断探索科学的真理。

邱一卉老师指导研究生顺利通过答辩
亲近产业强服务 科教融合促发展
“民族复兴、人人有责”。作为一名高校教师,邱一卉老师坚定践行学校“以育人为本,为产业服务”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挥跨学科优势,积极助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产学研一体化是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的重要一环。通过校企合作解决企业在技术研发、政策解读方面的问题,帮助企业节省创新成本,缩短政策响应周期,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团队可以更好地了解最新的企业需求、社会发展水平,从而反馈到教学培养环节,帮助同学们更好的提升能力素质,争取更好的就业机会。这个是一个互相奔赴的过程,科教融合,教学相长。”邱一卉老师说,“从加入理工大家庭那一刻,亲产业的思路就深刻的影响我的科研之路。我深入践行学校倡导的“走出去,带回来”的教学指导思想,走到企业中去,带回企业需求。”她带领团队常态化地开展企业调研,对接企业需求,找准校企合作的契合点。
近年来,她运用自身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应用等跨学科研究特长,为厦、漳、泉等地10余家制造业龙头企业,提供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改造解决方案,先后为厦门自贸区以及石狮通达、松霖电子、汉印电子等知名企业主持横向课题20项以上,到账经费超700万元,签订合同总金额超1000万元;联合石狮通达集团、厦门嘉戎科技等企业申请国家发改委中央预算内生态文明专项,帮助企业获批国拨经费2000余万元。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为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也为当地经济发展创造了新的增长点,更使同学们有机会参与到龙头企业项目中,为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邱一卉老师指导学生完成科研项目
任教十二载,邱一卉老师用爱心和责任、勤勉与努力浇灌每位学生。她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从课堂教学到社会实践,从产学融合到科研服务,一路走来,她始终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忘初心,潜心育人,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积极践行教育家精神,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四有”好教师的使命、责任与担当。(宣传部、经济与管理学院、校学生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