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和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分别于3月4日、5日在北京开幕。我校师生热切关注两会盛况,认真学习两会精神,热议政府工作报告和热点话题,对我国在各方面取得的成就倍感自豪和振奋。师生们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将其融入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实践中,以坚定信念勇担使命,以创新思维深化改革,加快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在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伟大征程中彰显厦理工担当、贡献厦理工力量。
校党委书记林进川: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节点特殊、意义非凡。李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全面部署了今年的工作目标与重点任务,特别提到要“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待,让我们倍感振奋、深受鼓舞。乐动网页版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全面深化学校综合改革,大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以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办学活力,以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提升办学能力,以科技创新服务产业创新,不断打造内涵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全面提升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厦理工新力量。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小辉:2025年的全国两会,是在“十四五”规划收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之际召开的一次凝聚共识的盛会。政府工作报告主题鲜明、内涵丰富,既是提神振气的“成绩单”,更是激发力量的“动员令”。报告将“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单列为2025年政府工作第三项重点任务,凸显了教育在党和国家现代化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接下来的教育工作制定了任务书、描绘了路线图。2025年是建设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全面布局、高位推进之年。乐动网页版将牢记使命和嘱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聚焦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地方产业需求,结合学校办学特色优势,进一步锻造高水平人才师资队伍,提升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努力打造科技创新引擎,以集中攻坚更名大学、博士点培育建设为抓手,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中不断激发内涵建设新动能,把全国两会精神贯彻落实到工作实际中,全力答好“强国建设、高校何为”的时代答卷。
规划与品质管理处处长刘芸: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为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内容,为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科学谋划“十五五”发展目标的关键一年,规品处将以全国两会精神为引领,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学校的生命线,全面分析研判“十四五”事业发展完成情况,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高起点布局、高标准谋划“十五五”发展规划,把学习两会精神与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任务部署结合起来,聚焦三年行动计划的任务要求,统筹谋划“十五五”期间学校发展定位、具体改革任务与发展战略路径等顶层设计,顺应新发展格局、科学谋篇布局,更好发挥规划对学校发展的引领指导作用,为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研究生处处长姜春海: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这为我校学科和学位点建设以及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将紧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聚焦厦门“4+4+6”现代产业体系,在电子信息、机械装备、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海洋科技等方面精准发力,不断优化学科学位点布局,为前沿科学研究和产业升级提供关键人才支撑;结合学校定位和服务地方需求,积极探索学术型与专业型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强化研究生实践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同时,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鼓励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提升科研素养,推动工程硕士校联合培养,让学生接触产业前沿,不断提高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为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厦理工力量。
学工处处长余仕思:今年的全国两会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与深切期待。作为高校学生工作者,我们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围绕中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成才的经验启示,激励和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自觉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投身强国伟业的火热实践中奉献青春;将以协同育人为抓手,着力构建实践育人体系,搭建更为开放、包容的科创平台,助力学生参与人工智能、绿色能源等国家战略领域创新创业项目;强化榜样引领,通过选树青春榜样,发挥优秀学生典型示范作用,增强学生投身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地方乃至国家发展战略的使命感、荣誉感和责任感。
教务处处长周水庭: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当前,DeepSeek、智能机器人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相关人才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既对教育系统提出了面对重大科技变化和产业变革时该如何应对的重大课题,也给教育改革和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作为应用型高校,我们要紧密呼应国家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及产业发展需求,加快布局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持续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产教融合和科教融汇,构建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成长和科技创新发展相融合的生态和组织机制,为国家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为服务教育强国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大力量。
科研处副处长(主持)谢安: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作为高校科研工作者,我既深受鼓舞,又深感责任重大。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和“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我们将按照学校党委统一部署,锚定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发展需要,系统推进有组织、有实效的科研,积极谋划参与和建设重大科研平台,不断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持续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推动科技成果有效转化;引导广大教师潜心科研、厚积薄发,以实际行动将两会精神转化为促进科技创新、推动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转化为攻坚克难、实干争先的行动力,打造一流成果、争创一流业绩,推动学校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再谱新篇章。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孙华玉: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体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积极开展理论研究阐释,结合学校实际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工作,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奋发有为的实际行动,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书写奋斗华章!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院长李文望: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为新时代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一重要部署为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将牢牢把握"人工智能+制造业升级"的战略机遇,以绿色智能制造为引领,着力助推传统制造业全链条智能化、数字化转型;积极推进特色专业内涵建设,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持续加强科研创新,深化产教融合,拓展校企合作新路径,努力在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展现新作为,为学校更名大学和博士点培育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文化产业与旅游学院副院长(主持)丁智才:政府工作报告聚焦国计民生,诸多政策举措与文旅行业发展息息相关。报告所列2025年政府十大工作任务中,第一项就是大力提振消费,把释放文化、旅游消费潜力作为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之一。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推进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等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这些都要求我们在守正创新中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作为应用型大学的文旅学院,我们要紧跟全国两会指引,发挥文化与旅游交叉融合的学科专业特色,积极融入地方文旅发展的主战场,在产教融合、科技融汇中谋求发展的新动能,更好地服务我省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做出新贡献。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党委书记黄小芳:李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令人振奋、鼓舞人心。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并按照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框架,部署了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高人才队伍质量的工作任务,为2025年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将认真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紧盯国家重大战略和厦门发展需求,聚焦更名大学和博士点建设两大中心任务,强化党建引领、建强战斗堡垒、激发师生活力、突破发展瓶颈,加快一流学科专业建设,努力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在学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中展现学院新作为。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2022级软件工程1班本科生范桢铭: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这让我倍感振奋、充满期待。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发展迅猛,从国产大模型DeepSeek、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到人工智能在各领域的深度融合,无不彰显其巨大的潜力,让我深刻感受到科技创新的巨大力量。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我将紧跟时代步伐,把个人专业所长与国家需要紧密相连,刻苦学好专业知识,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勇于探索创新,努力锤炼过硬本领,将来以所学服务社会,以实际行动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